離開了云溪鎮(zhèn),我和梁凡沒有再與任何商隊同行。
我們選擇了更偏僻的小路,像兩個真正的、孤獨的幽靈,游蕩在這片被“劇本”籠罩的大地上。
我們又走過了許多地方。
有富庶的魚米之鄉(xiāng),那里的劇本是“家族內(nèi)斗”,兄弟鬩墻,父子反目,每天都在上演著爭奪家產(chǎn)的戲碼。
也有貧瘠的邊陲小鎮(zhèn),那里的劇本是“抵御外敵”,鎮(zhèn)民們團結(jié)一心,共同對抗著被“設(shè)定”出來的,來自大山深處的“野人”。
每一個地方,都是一個新的舞臺。每一個舞臺,都在上演著不同的故事。
這些故事,或悲或喜,或慷慨激昂,或陰險狡詐。它們共同構(gòu)成了這個世界豐富多彩的“表象”。
而我和梁凡,只是沉默的觀眾。我們從不入席,只是站在最遠的角落,冷眼旁觀。
我們的布,在路上漸漸賣光了。
我們就去山里砍柴,扮作樵夫。柴賣完了,我們就去碼頭做苦力,扮作力夫。
我們不斷地變換著身份,像水一樣,融入每一個新的環(huán)境,不留下一絲痕跡。
我們的道心,在這種極致的“扮演”中,得到了一種奇異的磨礪。
我漸漸學會了徹底收斂我的“真如來”之念,不再去主動探究“真實”。
我開始用一個“角色”的眼睛去看世界,用心去感受那些被“設(shè)定”好的喜怒哀樂。
梁凡則更加深不可測。他已經(jīng)與這片天地,徹底融為了一體。
他站在那里,就是一塊石頭,一棵樹,一陣風。他的“無”,已經(jīng)達到了一種返璞歸真的境界。
這一日,我們抵達了一座名為“黑石城”的城市。
與云溪鎮(zhèn)的婉約,安城的祥和都不同,黑石城,是一座充滿了陽剛與鐵血氣息的城市。
城墻由巨大的黑色巖石壘成,高大而粗獷。街道上行走的,大多是佩刀帶劍的江湖人士,他們的眼神中,充滿了桀驁與警惕。
空氣中,似乎都飄散著一股淡淡的兵器鐵銹味和烈酒的味道。
這里的“劇本”,是“江湖”。
我們在城中一個大車店住了下來,白天,依舊去最熱鬧的“校場”附近,找些臨時的力工活計,以此來觀察這座城市。
黑石城的“故事”很簡單,也很經(jīng)典。
故事的核心,是一個名叫“黑煞幫”的邪惡組織。他們燒殺搶掠,無惡不作,是籠罩在整個黑石城頭頂?shù)年幵啤?br>
而故事的另一方,則是以“鐵劍門”、“振威鏢局”為首的所謂“正道勢力”。他們與黑煞幫常年爭斗,構(gòu)成了這個“江湖”劇本的主線劇情。
每日,我們都能在酒館里,聽到說書人添油加醋地講述著雙方的恩怨情仇。
昨天,鐵劍門的大弟子,在城外三十里的“落鳳坡”,斬殺了黑煞幫的“三當家”。
今天,振威鏢局的一趟鏢,又被黑煞幫給劫了,雙方死傷慘重。
這些故事,刺激著城中每一個江湖人的神經(jīng),也為他們提供了無數(shù)的談資。
我們觀察了幾天,發(fā)現(xiàn)這個“江湖”劇本,比之前看到的“孝女”劇本,要復雜得多。
它有著更多的支線,更多的角色,和一個更龐大的世界觀。
但其核心,依舊是“鎖死的命運”。
鐵劍門的弟子,生來就是要行俠仗義的。
黑煞幫的幫眾,生來就是要作惡多端的。
他們都在自己的“設(shè)定”里,扮演著自己的角色,共同維系著這個“江湖”的運轉(zhuǎn)。
直到有一天,我們看到了這個“江湖”故事里,真正的“主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