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撥通了趙承平的電話,聲音低沉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力量:“承平,你先轉入地下,別露面。這案子不能停,我們得繼續(xù)找突破口!
電話那頭的趙承平沉默了一瞬,隨后堅定地說道:“侯局,我明白,保證完成任務!”
于是,趙承平換上一身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便裝,戴上一頂鴨舌帽和一副墨鏡,把自己盡可能地偽裝起來。
他們選擇了最原始的方式 —— 騎共享單車跟蹤高育良司機的兒子。這是目前他們能找到的為數(shù)不多的線索之一,趙承平心里清楚,每一個細微的舉動背后,都可能隱藏著腐敗集團的陰謀。
清晨,城市還未完全蘇醒,趙承平便早早地來到高育良司機家附近的街角,跨上那輛破舊的共享單車,靜靜地等待著。
他的眼神中透著警惕,像一只潛伏在黑暗中的獵豹,時刻準備出擊。不一會兒,一個背著書包、穿著校服的男孩從單元樓里走了出來,正是高育良司機的兒子。他看起來不過剛上初中的年紀,臉上帶著這個年齡段孩子特有的青澀和朝氣。
趙承平遠遠地跟著,保持著合適的距離,既不讓男孩發(fā)現(xiàn),又能緊緊地鎖定目標。
一路上,男孩哼著不成調的小曲,蹦蹦跳跳地走著,絲毫沒有察覺到身后那如影隨形的目光。趙承平一邊蹬著單車,一邊仔細觀察著周圍的環(huán)境,警惕著是否有其他人也在盯著這個男孩。
第一天放學后,男孩像往常一樣走出校門,和幾個同學嬉鬧了一會兒,便徑直朝著快遞驛站走去。
趙承平心中一動,連忙將單車停在不遠處的樹蔭下,裝作若無其事地在一旁閑逛。只見男孩走進驛站,和老板簡單地交流了幾句,便抱著一個印著教輔資料標簽的包裹走了出來。趙承平皺了皺眉頭,心中充滿了疑惑:一個初中生,怎么會頻繁地接收包裹,而且還是打著教輔資料的幌子?這其中肯定有貓膩。
第二天,同樣的時間,同樣的地點,男孩再次出現(xiàn)在快遞驛站,取回了又一個印著教輔資料標簽的包裹。趙承平緊緊地盯著那個包裹,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焦慮。
他知道,時間緊迫,必須盡快弄清楚這些包裹里到底藏著什么。他的腦海中不斷閃過各種猜測,是腐敗證據的轉移?還是另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?
到了第三天,趙承平早早地就守在了快遞驛站附近。他的手心微微出汗,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。他知道,今天很可能會有新的發(fā)現(xiàn)。
當男孩走進驛站的那一刻,趙承平的眼睛一刻也不敢離開那扇門。終于,男孩抱著包裹走了出來。趙承平深吸一口氣,決定找個機會弄清楚包裹里的東西。
他小心翼翼地跟著男孩,尋找著下手的時機。街道上行人來來往往,車輛川流不息,這給趙承平的跟蹤增加了不少難度。
但他憑借著多年的辦案經驗,巧妙地利用各種掩護,始終沒有跟丟。
趙承平一邊跟蹤,一邊在心里盤算著。他清楚,不能貿然行動,否則可能會打草驚蛇,讓背后的腐敗集團察覺到危險。
但他也知道,不能再這樣等待下去了,必須盡快采取行動,趁他不注意的時候,他來了一個偷梁換柱,成功把包裹換了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