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建州女真分為左衛(wèi)、右衛(wèi),努爾哈赤家族屬于左衛(wèi),王杲屬于右衛(wèi)。據(jù)記載,王杲本名阿突罕,喜塔拉氏,是建州右衛(wèi)凡察的后裔。王杲非常厲害,“為人聰慧,有才辨,能解番、漢語言字義,尤精日者術(shù),舞指而剽悍”,十六歲時就繼承了父業(yè),并以古勒山為基地,擴充自己的實力。
當時王杲已經(jīng)基本上統(tǒng)一了建州女真,連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都臣服在他的麾下,成為遼東兩大“巨酋之一”。王杲雖然接受明朝的官職,但卻與明朝有仇,他的父親就是被明朝害死的。因此,王杲在實力壯大后,于嘉靖末年不斷侵擾明朝邊境地區(qū)。比如嘉靖三十六年,王杲殺死明朝守將彭文洙,掠奪東州、慧安諸堡。
嘉靖四十一年,王杲甚至與蒙古組成聯(lián)軍,侵擾邊境,大破明軍,并將明朝副總兵黑春生擒,“磔之”。在十多年的時間,遼東的局勢非常緊張,“殷尚質(zhì)、楊照、王治道三大將皆戰(zhàn)死”,“遼人大恐”。當時,明朝邊患四起,對于王杲的問題,朝廷最初打算安撫,“令杲送還所掠人口,準其入市”。
然而王杲并不領(lǐng)情,依然我行我素,繼續(xù)率兵侵擾邊境,反而愈演愈烈,來勢更猛。萬歷二年,明朝撫順守備裴承祖逮捕進貢的建州女真部三十九人。王杲聞訊大怒,當即率兵來犯,誘殺了裴承祖。消息傳來,朝野震動,因此同時,王杲“大會八家兒五千余”,進犯遼東,不斷挑戰(zhàn)明朝的威信。
是可忍孰不可忍!當時主持明朝政務(wù)的是內(nèi)閣首輔張居正,在他的謀劃下,決定對王杲采取一次大規(guī)模軍事行動。遼東總兵李成梁親率六萬大軍進駐撫順,分兵派將,一舉擊敗王杲的軍隊。之后,李成梁繼續(xù)追擊,直抵王杲的老營古勒山。經(jīng)過一系列激戰(zhàn),明軍斬首一千一百余級,王杲潰不成軍,被迫逃亡。
萬歷三年七月,王杲被海西女真部的首領(lǐng)王臺獻出。之后,王杲被押赴北京,最終被凌遲處死。而王杲所率部眾有1000人被明朝屠殺。王杲之子阿臺后來也與明朝發(fā)生了沖突,在沖突中覺昌安和塔克世帶著阿臺投降,但是 覺昌安和塔克世被明軍誤殺,成為努爾哈赤反抗明朝的七大恨之一。
獻俘禮結(jié)束后,明神宗對身邊的張居正說:“皆先生運籌之功也”。在攻破古勒山時,李成梁捉到了一對兄弟,原來他們兩人是王杲的外孫,他們的父親是塔克世。母親死后,繼母對他們很刻薄,于是兄弟倆就投靠外祖父。
李成梁并沒有殺死這對兄弟,而是將他們帶在自己身邊一段時間,后來還讓他們返回故鄉(xiāng)。這對兄弟就是努爾哈赤、舒爾哈齊!王杲挑戰(zhàn)大明的權(quán)威,雖然以失敗告終,但卻宣告建州女真已經(jīng)崛起。努爾哈赤吸收外祖父的教訓,首先積蓄力量,當他基本上統(tǒng)一女真各部時,才向大明宣戰(zhàn),這次他成功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