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巾幗”由來古時候的貴族婦女,常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戴一種用絲織品或發(fā)絲制成的頭飾,巾幗的種類及顏色有多種:如用細長的馬尾制作的叫“剪耄幗”;用黑中透紅顏色制作的叫“紺繒幗”。因巾幗這類物品是古代婦女的高貴裝飾,人們便稱女中豪杰為“巾幗英雄”。
在我國歷史上,有不少以巾幗之姿奮戰(zhàn)于沙場的女豪杰,她們的出現(xiàn)是對“男尊女卑”的挑戰(zhàn),亦為后世留下了“誰說女子不如男”的佳話。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,不但是一個巾幗英雄,還是大唐的開國公主。
平陽公主(又作平陽昭公主)是唐高祖李淵的三女兒,也是李世民的同母姐姐。不同于其他嬌滴滴的皇女,平陽公主是一個在馬背上建功無數(shù)的巾幗英雄,她的韜略與李建成、李世民不遑多讓?上У氖牵覀儫o法從新舊唐書中找到平陽公主的姓名和生年。
李淵舉兵之際,平陽公主與他的丈夫柴紹住在長安城。為了防止女兒被隋煬帝殺害,李淵秘密派人前往長安迎接平陽公主和女婿柴紹。兩人臨行前,朝廷已有所警覺,柴紹對夫人說道:“岳丈大人即將平定亂世,身為女婿的我必須去響應他的號召。不過,我夫妻二人無法同時離開,我怕你一個人會遇到危險,這該如何是好?”
平陽公主對丈夫說道:“你應該立即離開,我是一個女人,遭遇危險時比較容易隱藏,屆時我會自行脫身!本瓦@樣,柴紹與夫人依依惜別,繞路前往太原。平陽公主并未直接前往太原,而是在敵后進行了一系列活動。她來到鄠縣的李氏莊院,將此地的地產變賣,接濟災民。隨后,平陽公主女扮男裝,在當?shù)卣偌藥装偃笋R,組建了一支義軍。
沒過多久,李淵舉兵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,平陽公主帶著義軍四處活動,聯(lián)絡各地的反隋勢力。平陽公主憑借她的魄力和膽識,招攬了五支小規(guī)模的義軍,手中有了一支鐵軍。胡商何潘仁手下有幾萬人,是鄠縣附近勢力最大的義軍,平陽公主派出馬三寶,成功招攬了這支隊伍。朝廷聽說平陽公主的義軍實力大增,當即派出數(shù)股隋軍鎮(zhèn)壓平陽公主。
不過,隋軍遠非平陽公主對手,平陽公主瓦解了一次又一次進攻,并在反擊中奪取了戶縣、周至、武功、始平等戰(zhàn)略要地。
這支軍隊雖由女人做主,但是,隊伍的紀律嚴明,士兵均能做到令行禁止。平陽公主殺伐果決,言出必行,在軍隊中非常有威信。此外,平陽公主從不縱容士兵擄掠百姓,嚴禁士兵騷擾群眾,得到了老百姓的廣泛擁護。民間習慣管平陽公主叫“李娘子”,并將她率領的義軍稱作“娘子軍”。
經過一段時間的發(fā)展后,娘子軍威名遠揚,很多有識之士慕名而來,平陽公主的兵力已達到七萬。公元617年,唐軍主力橫渡黃河,向長安進發(fā)。此時李淵驚訝的發(fā)現(xiàn),平陽公主已幫他在關中打下大量領地。隨后,李淵排柴紹帶著幾百名騎兵接回了平陽公主,平陽公主的義軍也與唐軍主力順利會師。
隨后,李淵派次子李世民和平陽公主兵分兩路,進攻長安城。在攻陷長安后,李唐王朝的大業(yè)僅完成了一半,此時全國尚有不少割據(jù)實力與李唐分庭抗禮。在統(tǒng)一戰(zhàn)爭中,平陽公主再次為父親立下大功。雖然,平陽公主并未參與到攻伐中,但是,李淵賦予她的任務是駐守李氏的龍興之地——太原。
太原自古以來就是戰(zhàn)略要地,中原腹地與關中地區(qū)的屏障,素有“失太原則中原不穩(wěn)”之說。平陽公主駐守在娘子關中,坐鎮(zhèn)后方,讓在前線征戰(zhàn)的李淵、李世民無后顧之憂。在平定天下后,史籍中再未出現(xiàn)平陽公主的事跡,直到武德六年二月,史料中才突如其來地記下了她的死訊。而之所以史料中會出現(xiàn)她的死訊,還主要是因為她的葬禮飽受爭議。
史籍記載平陽公主是以軍禮下葬的,“前后部羽葆鼓吹、大輅、麾幢、班劍四十人、虎賁甲卒,被萬人膜拜”。當時負責禮法的大臣認為,平陽公主乃一介女流,若以軍禮下葬與禮制不符。對此,李淵說道:“不久之前,平陽公主在戰(zhàn)場上身先士卒,為大唐建功立業(yè),古往今來哪有這樣的奇女子?憑什么朕的女兒不能以軍禮下葬?”
在李淵的一番慷慨陳詞后,大臣們終于妥協(xié)了,不再對平陽公主的葬禮持有偏見。并且,按照謚法所謂“明德有功曰‘昭’”,謚平陽公主為“昭”。這就是后世稱她為“平陽昭公主”的由來。平陽公主,也成了中國封建史上,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?梢哉f,唐朝女性的社會地位很高,平陽公主或多或少對其造成了一定影響。
平陽公主引發(fā)了大唐王朝首次“女權之戰(zhàn)”,隨著軍隊將這位女英雄葬入墳塋,唐朝女性的地位在無形間上升了一個檔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