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過門戶,一陣輕微的眩暈感襲來,待詞宋穩(wěn)住身形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已然站在了問心殿外的廣場之上。
此時的廣場靜謐無比,只有他一人的身影,陽光灑落在地面,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,仿佛在無聲訴說著剛剛那一場充滿隱秘與危機的商討已然落下帷幕。
詞宋抬頭望向那高聳威嚴的問心殿,心中暗自思忖道:“此事很大可能是冉秋所為,若事實真如我猜測的那般,如今的冉秋不過只是他人魂魄奪舍冉求先生而形成的,那他的目的也就不難猜測了!
“或許是冉秋駕馭不了冉求先生的圣人之軀,導致了那圣人之軀出現(xiàn)了種種異狀,不得不借用外力來恢復自己?”
詞宋思索了一番,隨即搖了搖頭,道:“只是當下我雖有所懷疑,卻拿不出確鑿的證據(jù),想要揭露他的真面目,還需費一番周折啊!
“還是先回孔圣學堂吧,見一見瑤兒,再將孔方先生的信送到!
打定主意后,詞宋便向著南方世俗界的方向飛去。
。。。
此刻,大梁國都德王宮之中,只見群臣與梁王贏天正在商議伐魏之事。
距離上一次攻破趙國,已經(jīng)過去了半年的時間,而在這半年里,大梁一直在休養(yǎng)生息,國力與軍事實力與日俱增,糧草軍械準備充分,整個國家沉浸在一片大勝趙國的喜悅之中。
贏天也早已按捺不住出兵的心情,每日都想出兵,掃滅剩余四國,一統(tǒng)天元。
而今日群臣商議過后,同樣覺得大梁此時是大國勢,應該趁熱打鐵,繼續(xù)開疆拓土,將那剩余四國逐一擊破,實現(xiàn)一統(tǒng)天元的宏圖偉業(yè)。
朝堂之上,群臣紛紛進言,武將們各個摩拳擦掌,眼中滿是躍躍欲試的光芒。
只見一道清冷的身影走出,抱拳行禮道:“陛下,如今我大梁兵強馬壯,糧草充足,將士們士氣高昂,正乃出兵的大好時機。∧俏簢陙碓桨l(fā)萎靡,內(nèi)部紛爭不斷,此時不攻,更待何時?只要陛下一聲令下,銘心愿率麾下將士為先鋒,定能踏破魏都,揚我大梁國威!”
此言一出,周圍的武將們紛紛附和,一時間,朝堂內(nèi)呼聲震天,那股昂揚的戰(zhàn)意仿佛能沖破這王宮的殿頂,直上云霄。
詞銘心派兵遣將的能力,在場所有人都十分認可,而且與詞銘心共住同一戰(zhàn)壕的,乃是上一任梁王。
當初攻打趙國之時,老將廉魄派兵守城,只守不攻,讓大梁的眾武將犯了難。
而詞銘心在上一任梁王商議后,便定下了計劃,先是故意散播謠言,說是廉魄故意久守不攻,是想投降大梁,好為自己謀得榮華富貴。
這謠言一經(jīng)傳出,便如燎原之火,迅速在趙國軍中蔓延開來,使得趙國將士們對廉魄的信任產(chǎn)生了極大的動搖。
原本眾志成城堅守城池的趙軍,內(nèi)部開始出現(xiàn)了猜忌與分裂,不少士兵私下里都在議論紛紛,對廉魄下達的命令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堅決執(zhí)行。
而趙國的一些將領(lǐng)聽聞此事后,更是怒不可遏,紛紛向趙國君主進言,要求徹查廉魄是否真有叛國之心。
廉魄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污蔑與內(nèi)部的質(zhì)疑聲浪,雖極力辯解,可在那眾口鑠金的局勢下,也是百口莫辯,心力交瘁。
不得已,趙王臨陣換將,而新任將領(lǐng)年輕氣盛,急于證明自己,全然不顧城中實際的兵力部署以及防御態(tài)勢,一上任便改變了廉魄堅守不出的策略,執(zhí)意要主動出擊,與大梁軍隊決一死戰(zhàn)。
然而,詞銘心等的就是這個時機。他早就料到趙軍在謠言的影響下,內(nèi)部必然會出現(xiàn)動蕩,新任將領(lǐng)很可能會沉不住氣而貿(mào)然出兵。所以提前就做好了應對之策,在營地周圍設下了重重埋伏。
最終,四十萬趙國將士被盡數(shù)坑殺,而這也讓詞銘心也同樣多了一個駭人的稱呼,“殺神”。
這稱呼在各國之間流傳開來,百姓們聞之色變,一提到詞銘心的名字,仿佛就能看到那尸橫遍野、血流成河的慘烈場景。
“人屠” 詞起白,“殺神” 詞銘心,二人還是兄弟,這也讓天下人感慨大梁的國運,竟能同時擁有這般狠辣決絕、在戰(zhàn)場上令敵人膽寒的人物,只是這二人的名號背后,皆是堆積如山的累累白骨,叫人既驚且懼。
“好,既然萬事俱備,那七日之后,就正式出兵,攻打魏國!” 贏天眼中閃過一絲冷芒,拍案決定道。 群臣紛紛附和,朝堂之上仿佛被一種無形的戰(zhàn)鼓所催動,一時間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旗幟在搖曳招展。
他們之所以有自信,全都仰仗與“詞起白”,當時文人戰(zhàn)場上,當趙國請出四千文豪,上萬大儒之時,趙國文人的心直接涼了一截,以為此戰(zhàn)必敗。
可“詞起白”僅一人,便將四千文豪斬殺,而詞起白從頭到尾,除去才氣有些紊亂外,身上并沒有收到任何傷勢,其展現(xiàn)出的恐怖戰(zhàn)力簡直超乎常人想象。
這也激勵了整個大梁國的士氣。
“銘心將軍!
“臣在!” 詞銘心大步走出,單膝跪地。 “朕命你領(lǐng)兵先行,與魏軍接觸,但切切不可與之決戰(zhàn),當以打探軍情為重,等大軍匯合后,再與之決戰(zhàn),徹底擊潰魏軍。朕相信,以你之能,必能完成朕之囑托,使我大梁國旗開得勝,揚威于世!” 贏天沉聲說出,語中蘊含厚望。
“臣必不負陛下所托!”
詞銘心立下軍令狀,起身一拜,便立即離開了大殿之中。
“張老先生!痹~銘心轉(zhuǎn)頭看向了一名老者。
“文隆在!
回話之人正是張丞相的叔叔,之前和詞宋一同攻打韓國的,大梁文人領(lǐng)袖,張文隆。
“麻煩您去請詞先生,讓他參加與魏國的文人之戰(zhàn),魏國如今雖已勢微,但若是他們再和先前趙國那般,得到了某些助力,那還真難以應付!
詞銘心話語微頓,眼中閃過一絲忌憚,隨即繼續(xù)道:“朕擔心,此戰(zhàn)恐怕非詞先生不可,還請先生勞煩跑一趟! “好,我這就去!
張文隆應下,轉(zhuǎn)身離開。
“諸位,我們爭取三個月內(nèi),拿下魏國,為我大梁,再添一分疆土!“
贏天看著眾人,豪氣干云的道。 群臣一起高呼:“陛下英明!”
。。。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