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醒和何煦買了門票,排隊檢票入寺。
他們穿過山門,沿著臺階前行,路旁的古樹參天,枝葉繁茂,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,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。
雞鳴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,有南朝第一寺的美譽(yù)。
這里的香火一直很旺,據(jù)說這里求姻緣最靈。
不過這里不僅能求姻緣。
在大雄寶殿前,左邊的普賢菩薩可以求事業(yè),右邊的文殊菩薩求學(xué)業(yè),財神殿求財運,藥師佛塔可以求健康,最后到觀音殿求姻緣。
要拜佛,最好是按順序來拜,因為雞鳴寺單向通行,不走回頭路。
山頂有免費的領(lǐng)香處。
蘇醒和何煦去領(lǐng)了香,隨著香客們一起,按著順時針的方向,東南西北各拜一次,然后將香插入了那個巨大的香海爐中。
上完香,他們開始認(rèn)真參觀這座千年古剎。
各個佛殿前都是香煙裊裊,殿內(nèi)一尊尊佛像莊嚴(yán)肅穆,慈悲的目光仿佛在俯瞰著世間萬物。
不少香客在蒲團(tuán)前跪拜,虔誠地合十祈禱。
蘇醒和何煦還登上了藥師塔,這座塔是雞鳴寺的標(biāo)志性建筑,高約44.8米,八面七級,斗拱重檐,有內(nèi)梯外廊。
登上塔頂,憑欄遠(yuǎn)眺,玄武湖的波光粼粼盡收眼底,遠(yuǎn)處的山巒連綿起伏,與城市的喧囂形成鮮明的對比,讓人不禁沉醉在這寧靜而美好的景色之中。
最后兩人還在山頂?shù)陌傥洱S素面館點了兩份素面套餐。
蘇醒原本沒什么胃口,可坐下后,聞著空氣中飄散的香味兒,她忽然就來了食欲。
等面端上來,她先喝了一口湯,鮮香的滋味兒瞬間激活了味蕾。
她埋頭認(rèn)真吃了起來。
何煦見蘇醒吃得香甜,不由露出了微笑。
“好吃嗎?”
“嗯嗯!碧K醒點頭,咽下口中的食物后,說道:“名不虛傳!
蘇醒吃完了一份后,又點了一份。
他們隔壁桌也坐著一對兒小情侶,兩人不由頭向她投來了目光。
何煦看過去,那兩人動作一致的轉(zhuǎn)回了頭。
蘇醒和何煦吃飽喝足,離開了雞鳴寺。
此刻是下午三點左右,陽光不錯,很溫暖。
雞鳴寺到玄武湖的那條雞鳴寺路,也被稱為“櫻花大道”,長約400米,道路兩旁種滿了櫻花樹,每年的三月中旬到四月份,櫻花盛開,美不勝收。
會吸引無數(shù)的市民和游客前來賞花拍照。
櫻花大道的櫻花一般三月下旬開得最盛,清明時節(jié)雖已過了盛開的巔峰,但仍有一些櫻花可以觀賞。
蘇醒和何煦手牽著,準(zhǔn)備步行賞花,一路逛到玄武湖。
他們慢慢前行著。
道路兩旁的櫻花樹,像是被天上的仙女披上了粉色的紗衣,花瓣在微風(fēng)中輕輕搖曳,如夢如幻。
蘇醒舉著手機(jī),拍了不少櫻花美景。
何煦也舉著手機(jī),將女朋友和櫻花背景都拍進(jìn)了相機(jī)里。
他還請求一位游客阿姨,幫他和蘇醒拍張合影。
小情侶太養(yǎng)眼了,阿姨一連給他們拍了好幾張合影。
“你們看看行不行,不滿意我再給你們拍幾張。”
何煦和蘇醒頭對頭,翻看了照片。
“阿姨你拍的挺好的!
“謝謝阿姨!
“滿意就行。”阿姨還有點兒意猶未盡呢。
兩人跟阿姨道謝和道別后,繼續(xù)往前走。
忽然,他們看到前面不遠(yuǎn)處圍了不少人,隱隱約約還有議論聲傳來。
兩人對視一眼,加快了腳步,走向了人群。
他們到了人群外,往里面看去,看到一個穿著和服的年輕女孩兒正站在一棵櫻花樹下,擺出各種姿勢拍照。
給女孩兒拍照的是一個年輕男士,兩人態(tài)度親密,看上去應(yīng)該也是情侶關(guān)系。
周圍的人大多神色不滿,議論紛紛。
“這姑娘怎么回事,在這穿和服拍照?”一位頭發(fā)花白的大爺,胡子都在抖。
旁邊的大媽臉上也寫滿了憤怒,“就是,南京這地方,哪能容她這樣!”
人群里一個同樣年輕的女孩兒忍不住咒罵道:“丟死人了!”
“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,上學(xué)都學(xué)到狗肚子里去了!”
“阿姨,我們也是年輕人,我們可沒像她那樣!
“我不是說你們……”
蘇醒和何煦看到這一幕,也都同時皺眉,眼底閃出怒意。
那個穿和服拍照的女孩兒,已經(jīng)聽到周圍的議論聲了。
她翻著白眼,不耐煩地說:“你們要干嘛?別擋著我拍照!”
一個中年男人神色鄭重,大聲說道:“姑娘,你不覺得在這兒穿和服拍照不合適嗎?”
旁邊有人附和道:“就是,你怎么想的?穿這身皮在南京拍照?!”
和服女孩兒翻了個白眼,滿不在乎地回道:“我穿什么是我的自由,你們管得著嗎?”
蘇醒沒忍住,上前一步,聲音清冷嚴(yán)肅,“這位小姐,穿衣自由是沒錯,但也得看場合,這里是南京,你知道在南京穿和服意味著什么嗎?當(dāng)年日國侵略者在南京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,30多萬同胞遇難,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傷痛,和服,在這兒,就像一把刀,刺痛著大家的心呢。”
和服女孩兒聽了,臉上閃過一絲慌亂,但還是嘴硬:“都過去那么久了,還揪著不放,你們就是太敏感了!
何煦眉頭緊鎖,也開口道:“這不是敏感,是銘記!南京城的每一塊磚、每一片瓦,都刻著那段歷史,你在這櫻花樹下穿著和服,笑得這么開心,想過那些在戰(zhàn)爭中受苦的先輩嗎?想過遇難同胞的冤魂嗎?!”
周圍的人也紛紛點頭,七嘴八舌地指責(zé)女孩。
“就是,一點歷史責(zé)任感都沒有!”
“你是南京人嗎?還是外地來的游客?”
“要是你的祖輩經(jīng)歷過這些,你還能這么無所謂嗎?”
女孩的臉色越來越難看,她咬著嘴唇,還想反駁:“我就是覺得和服好看,想拍幾張美美的照片發(fā)朋友圈,哪有你們說的這么嚴(yán)重!
那個給和服女孩兒拍照的年輕男人此刻臉色也不太好看了,他眼神兒不善地環(huán)顧周圍一圈兒,罵道:“你們是不是有?管得這么寬呢!”
---
ps:大家點點【為愛發(fā)電】吧,一個賬號可以點三次,謝謝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