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在華夏大地上挖運河,北方估計不好搞。
國家眾多,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、小算盤。
但是南方就簡單多了。
這里的國家一只手都數(shù)得過來。
吳國、楚國。
越國算半個,根本沒有發(fā)言權(quán)。
楚國就像一個拆遷大隊長,把長江以南能拆的差不多都拆完了。
再給他一百年,吳國、越國這倆釘子戶也拆沒了。
長江以南基本都是楚國的地盤。
可是現(xiàn)在,楚國還沒那么強盛。
托老楚王的福,楚國自毀棟梁就算了,繼承人也流亡他鄉(xiāng),國內(nèi)暗流涌動。
妥妥的亡國之兆。
誰也不知道楚國能不能扛過這一劫。
即便僥幸的挺了過去,又能續(xù)多少年的命呢?
即便楚國僥幸的挺了過去,而且續(xù)了很多年的命,但朝堂上還有自己的位置嗎?
這就是楚國現(xiàn)在的局面。
人心惶惶。
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。
這也是為什么古代的官員格外重視皇儲,口口聲聲“太子是國本”的原因。
拋卻私心,也確實有那么一點點的道理。
老楚王確實出了一手妙棋,但妙棋和臭棋往往一線之隔。
沒有人能預(yù)料到結(jié)局是什么樣。
哪怕子申,也一樣。
讓孩子拜岳川為師,既是籠絡(luò)示好,拉進雙方的關(guān)系,又是提前給子嗣安排后路。
即便自己爭王失敗,孩子也能在岳川的照料下過上普通人的生活。
在這種情形下,岳川拿出一張疆界圖,并且說河神大人將會見證吳楚締結(jié)盟約,協(xié)力開鑿運河,子申是什么心態(tài)?
“一切,聽?wèi){前輩做主!”
對子申而言,邊界是小事,而且是微不足道的小事。
攘外必先安內(nèi)。
自己現(xiàn)在連王位都沒拿到手,說什么“寸土必爭”有點太遠了。
而且,吳國劃分的疆界并不算過分,完全在楚國的可承受范圍內(nèi)。
別說邊界了,就是靠近邊界的五百里范圍,在百年之前也不屬于楚國。
再說,岳川給楚國預(yù)留了大片的土地。
“大江向南、運河向西、天竺向東,南方一直到海,這片區(qū)域全都是你們楚國的勢力范圍,如何?”
子申瞬間瞳孔放大。
之前,他的視線只聚焦在吳楚之間那條線,根本沒注意到其他地方。
現(xiàn)在岳川說吳國與楚國約定,雙方按照這條線劃分邊界,不僅僅是舊有的疆域,還有未開拓的區(qū)域。
單憑這一項,楚國的疆域可以擴大四倍,甚至五倍。
真要拿下這廣闊的領(lǐng)土,自己完全可以強爺勝祖,成為最強的國君。
嘶……
呼……
子申激動地渾身顫栗。
雖然一時半會兒拿不到,但是將來有足夠的時間去拿。
只要吳國不搶,沒人跟自己爭。
看著南邊廣闊的土地,子申心中暗罵:楚國先祖為什么就死心眼的非要北上?而且還撞破北墻都不回頭。
南邊不好嗎?
岳川咳了咳,“南邊確實不太好!瘴癘彌漫,毒蟲橫行,虎豹豺狼眾多,不怎么宜人!
子申呆住了。
他目光瞟向海外的眾多島嶼。
然后又瞄回楚國的“勢力范圍”。
岳川自然知道子申在想什么。
妻不如妾,妾不如偷。
人總會有這種心理。
于是岳川淡淡說道:“你們楚國有出?趩?”
子申圍著地圖看了一圈,最終無力說道:“沒有!”
最好的出海口就是大江,但那是吳國的。
再向下,還有珠江、香江,也都是得天獨厚的出?凇
長三角、珠三角、香三角,這些都是歷史證明過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