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國君長嘆一聲,悠悠說道:
“想招凰引鳳,就得先筑巢!我們中山國就是這個巢,而他趙無恤就是真正的人中龍鳳!”
“要是換做其他華夏人,就是再怎么優(yōu)秀,我也不會出生這種念頭?哨w無恤不同!
“他身上有一半我們白狄的血脈,他又出身于晉國趙氏,他若能入主中山國,趙氏那邊,他的身份地位水漲船高,趙氏在晉國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,趙氏會成為我們最鼎力的盟友!”
“而且,趙無恤在科爾沁筑城,聲勢浩大,接收匈奴人的地盤指日可待,他將會是我們中山國北方最強的鄰居!
“趙無恤才十幾歲,他還沒長大!他未來還有五六十年的巔峰期!咱們哥幾個,誰能活到那時候?就算活到了,誰還拉得動弓、揮得動刀?”
“說不定,撒尿都得讓人幫忙扶著!”
聽到這話,眾人哈哈大笑。
只是笑過之后,悲涼的感覺油然而生。
人這一輩子,最大的就是生老病死。
誰也逃不過衰老,更逃不過死亡。
之前有中山國在前面扛著,其他幾家也都有好日子,整天吃喝玩樂,逍遙自在。
可是,中山國君老了以后呢?
中山國還能像現(xiàn)在這樣,大樹一樣罩著鮮虞諸國嗎?
西邊是老牌霸主晉、北邊是剛剛崛起的科爾沁。
從閃擊匈奴來看,趙無恤兵鋒銳利,鐵騎無雙。
中山國在內(nèi)的鮮虞諸國再強,也強不過匈奴吧?
更何況是雙線作戰(zhàn)。
這一刻,眾人都明白了什么。
綿皋聲音哽咽的說道:“要不是兄長照顧,我們肥國或許早就不在了,兄長今日招婿,我們肥國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,就以這幾座城池,十萬百姓作陪吧!
其他幾個國家也紛紛附和,要把自己的國家拿出來作陪嫁。
岳川點了點頭,“諸位的意思,是想要與趙氏聯(lián)姻?”
中山國君糾正道:“是與趙無恤聯(lián)姻,并非整個趙氏!”
其他人也紛紛點頭,“對!我們只認趙無恤!”
岳川心中暗笑。
之前跟趙無恤說起“認祖歸宗”的時候,趙無恤丟給自己一本“群芳譜”。
上面都是晉國公卿貴族的適齡女子。
無論誰家的,只要趙無恤看上,直接成婚。
原本是讓趙無恤挑一個,結(jié)果這家伙來了句“我全都要”。
不但晉國那邊不挑,鮮虞聯(lián)盟也想連盤端。
沒想到,鮮虞諸國也一樣。
中山國嫁女,其他諸國也都陪嫁。
春秋時的陪嫁并不是單指“嫁妝”,還有“媵”(yìng)。
即貴族嫁女會在娣姪和同姓諸侯國中擇女子數(shù)人從嫁,作為“媵妾”;媵妾之外還有陪嫁的奴仆,稱為“媵臣”;陪送的財物,稱為“媵器”。
也就是說,中山國公室女性出嫁,其他幾個國家也會從公室中挑選適齡女子,一起從嫁。
這種現(xiàn)象非常普遍。
比如人們熟悉的大秦宣太后羋月,就是媵。
妃嬪媵嬙,王子皇孫,辭樓下殿,輦來于秦。
諸侯國迎娶夫人的時候,就要求女方必須帶上幾位女子作為陪嫁。
畢竟遠嫁他國,很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回歸母國,身邊有幾個親近之人,也能緩解思鄉(xiāng)之情。
還有一個原因就是,古代醫(yī)學(xué)不發(fā)達,不孕不育或者難產(chǎn)夭折概率極高。
兩國聯(lián)姻關(guān)系重大,牽扯的利益太多,雙方誰也不想出岔子。
一旦夫人無法產(chǎn)子,或者出現(xiàn)意外,就會有同姓的其他媵頂上,確保兩國聯(lián)姻。
如果夫人正常產(chǎn)子,其他媵也都有生育,這些有著共同血脈的公子王孫就是天然的盟友,能夠在國中形成穩(wěn)固的勢力。
也正因此,對于媵女的挑選十分嚴(yán)格。
只能夠從上層人士中挑選,別說平民了,即使是沒落貴族也不行。
除此之外,陪嫁的女子還必須擁有相同的姓氏,或者處于姊妹的關(guān)系,如果要求松一點,就是高一輩兩輩也沒關(guān)系,主要是年齡合適。
中山國招婿,其他諸國陪嫁,擺明了就是要霸占趙無恤的后宮,霸占趙無恤的下一代。
岳川饒有深意的看了中山國君一眼。
歷史上有很多皇帝,前半生英明,后半生糊涂。
最典型的就是漢武帝劉徹、唐玄宗李隆基。
老糊涂,老和糊涂仿佛形影不離。
中山國君雖然老了,卻一點都不糊涂,相反,他十分聰慧。
他已經(jīng)看出了中山國乃至鮮虞聯(lián)盟的危機。
諸國都在華夏側(cè)畔,卻始終未能融入華夏。
現(xiàn)在晉國與楚國的爭霸中穩(wěn)占上風(fēng),勢必會騰出手來經(jīng)營其他方向。
北方的匈奴被瓦解,晉國只能向東,或者向西。
西邊的秦國不好啃,東邊的鮮虞聯(lián)盟就是最好的目標(biāo)。
此時趙無恤又崛起于北方,等于封死了鮮虞諸國的后路。
一旦戰(zhàn)敗,諸國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。
眼下,唯一的機會就是把趙無恤拉到自己陣營。
如此,北方就不再是死路,而是生路。
同時還可以把趙氏爭取到自己一方,通過趙氏,還能影響晉國內(nèi)部的力量。
而趙無恤最大的功績就是北擊匈奴,達成了“尊王攘夷”的終極目標(biāo)。
如果能把趙無恤爭取過來,鮮虞聯(lián)盟也就能名正言順的融入華夏。
夷狄?
以后誰還敢說中山國是夷狄?
有本事你也去北擊匈奴啊!
這可比晉國幫吳國“認祖歸宗”更有說服力。
就在眾人沉思的時候,綿皋一拍大腿。
“哎呀,我這格局,也就是給自己找個有點名氣的祖宗,攀附一下。大哥就不一樣,直接招一個威震華夏的女婿,當(dāng)別人的祖宗。大哥厲害,厲害!”
其他幾個國君也紛紛醒悟。
是!
飛廉也好,惡來也罷,都是給自己當(dāng)祖宗。
招趙無恤為婿,卻是把自己抬成祖宗。
而且,趙無恤年紀(jì)雖小,名氣卻大得嚇人。
姜國大賢孔先生稱其為“威震華夏”。
孔先生可是大才,連他那樣的人都對趙無恤吹捧有加,幾十年、幾百年后,趙無恤的名氣還會小了嗎?
飛廉、惡來跟趙無恤比起來,最多也就是個弟弟。
中山國君擺了擺手,笑道:“咱們再喜歡,這事也就成了一半!
綿皋大喜,“這么快就成一半了?另一半呢?”
中山國君呆滯了一瞬,隨即尷尬道:“另一半,得看趙無恤答不答應(yīng)!
岳川拱手向眾人說道:“他答應(yīng)了!恭喜諸位,喜得佳婿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