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霸主,列國征伐,禮崩樂壞。
可如果有霸主,霸主也不會真正尊王攘夷,維護(hù)禮制,而是鉗制小國,壓榨好處,行順昌逆亡之道。
所以,霸主究竟是好,還是不好呢?
長卿撓了撓頭,“先生此言,又回到人人有權(quán)、人人如龍的話題上了,只是將人換成國罷了。”
岳川知道,這種時候又該自己發(fā)言了。
“葵公主所擔(dān)憂的,是霸主國家借霸權(quán)欺凌弱小,踐踏弱國。不過觀晉國舉止,確實一言難盡,我也和葵公主一樣,不希望晉國勝出!
對岳川而言,天下大一統(tǒng),就是自己玩完的時候。
大一統(tǒng)國家,不僅是地域上的統(tǒng)一,還是文化上的統(tǒng)一,焚書坑儒、罷黜百家這種事絕非偶然,而是必然。
大一統(tǒng)背景下,宗教界也必須向世俗低頭。
比如歷史上最出名的三武一宗滅佛。
跟這幾個狠人比起來,老楊君的伐壇破廟根本不值一提。
現(xiàn)在,自己還能跟龍陽談笑生風(fēng),平起平坐,享受龍陽的吹捧,甚至支使龍陽給自己溫酒,讓龍葵給自己煎茶。
如果換成大一統(tǒng)背景下的帝王,自己怕是得跪在地上三呼萬歲。
雖然自己竭力隱藏身份,開了土地廟、城隍廟、山神廟等馬甲。
可對于大一統(tǒng)帝王來說,這些都是影響皇權(quán)的不穩(wěn)定因素,肯定要受到限制。
而按照王朝慣例,承平三代人后,必有農(nóng)民起義。
到了那個時候,自己該何去何從?
基于自身利益出發(fā),岳川是反對大一統(tǒng)的,非常反對。
而霸主國,就是大一統(tǒng)的縮影。
于是岳川說道:“天下書同文、字同形、言同音、車同軌、行同倫、民同俗……統(tǒng)一貨幣、斤兩、尺寸……以我們姜國的力量,同樣能做到,又何須霸主?”
龍陽猛然一震,眼睛中精光迸發(fā)。
是啊!
這不是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嗎?
國相多次向自己描述姜國的霸業(yè),每次都聽得熱血沸騰,可總覺得云里霧中。
而現(xiàn)在聽了岳先生的話,一切的一切都清晰可見、觸手可及!
岳川繼續(xù)說道:“諸侯爭霸,爭的是尊王攘夷的大旗,然而爭霸百余年,不見其尊王,亦不見其攘夷。反倒一本《論語》、一篇《馬政》,引得邊地之民組建騎兵,北伐匈奴,根除大患!
孔黑子渾身一震,手上收不住力,一個精致的酒杯“咔嚓”碎裂。
長卿也眉開眼笑,嘴角高高咧起。
龍陽向岳川拱手,“多謝先生,我悟了!”
孔黑子也由衷感嘆,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,某也悟了!”
長卿叩謝,“在下雖未頓悟,卻也獲益良多,多謝先生教誨!”
岳川看了看這個,又看了看那個,最終目光落在龍葵身上。
其他人都有修為在身,悟一悟很正常,但龍葵是普通人,應(yīng)該不會吧……
但是看到小丫頭臉上的笑容,岳川心中吶喊:不會吧!不會吧!不會吧~~~
“感謝岳先生,我也學(xué)到很多東西,看樣子以后得經(jīng)常跟隨王兄出來增長見識。”
唯獨大黃,目光幽怨的看著岳川。
老師,要不今天給我開小灶補個課?
孔黑子絲毫不顧岳川的感受,追問道:“岳先生,不知您有何良策,可令天下和而不同?”
岳川說道:“自然是瓦解霸權(quán),令天下兩霸相爭、三足鼎立,又或者五龍同朝、七雄并立……”
大黃:“我也悟了!”
岳川心中暗道:你們是合起伙來欺負(fù)我的吧?
長卿擔(dān)憂道:“如此一來,不是紛爭不斷,烽火連天?”
岳川回答道:“霸權(quán)越分散,天下反而越安定,因為多一個國家,就多一個秩序的維護(hù)者!向內(nèi),我們可以化戰(zhàn)爭為競爭,以萬國爭霸賽來取代諸侯爭霸,保全華夏元氣,滋養(yǎng)華夏底蘊,此為尊王。向外,我們可以引導(dǎo)列國走出去,比如邊境之民北擊匈奴,此為攘夷!”
龍陽問道:“那,如何走出去呢?似姜國這般腹地之國,出路又在何方?”